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努力把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要在基层党组织有形、有效覆盖上下功夫,加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把基层阵地夯实打牢。要抓好头雁带动,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力度,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培养一批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牵引作用,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实现同向发力、同频共振。(10月12日,人民网) 基层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实践者,承担着维护地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等重要责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思考。 强“龙头”,狠抓村组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形式充分利用“田园党校”、远程教育设备,采取座谈培训、走出去参观、请进来辅导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村组干部培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按照“学得会、用得上、有实效”的要求,将培训、示范、普及、服务相结合,通过创建农村党员干部学用科技示范点、科普致富示范园地,为推广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服务作用,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壮“骨干”,夯实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确保源头活水。始终把发展党员的质量放在首位,重点做好在回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示范户、科技能人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农村党员队伍,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坚持党课轮训制度,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开展“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大讨论、“我是党员我承诺”、“为民服务十佳标兵”评选等活动,增强党员在党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 健“四肢”,优化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拓宽渠道,兼收并蓄,完善乡土人才结构链。探索“双向培养”机制,把村社干部培养为党员和农业致富带头人,把党员和农业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社干部,双向培养、双向渗透,使村社干部成为村发展的引路人,党员成为村决策部署的明白人,农业致富能人成为村奔康致富的带头人,发挥服务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群众、群团组织等多方力量,在热心公益事业、致富带富能力强的群众中“遴选”优秀分子,并通过主动上门教育引导的方式,鼓励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推行入党承诺、培训考核、答辩及票决等有效做法,进一步提高入党“门槛”,确保新发展党员质量。 (作者:转角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