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四集“国之本在家”,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典故来切入主题。从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风三个维度,通俗易懂地集中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家风有关的思想,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建设的重视,阐释了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重视家庭是党员干部必修的“第一课”。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等,都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观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最终体现在中华大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中,有了家庭这个“小家”的幸福,才会有国家这个“大家”的富强。亿万劳动人民都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国家和民族才能蒸蒸日上。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处理好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修好重视家庭这堂必修课,在工作和家庭中寻找平衡点,做到工作和家庭两手抓、两不误。 重视家教是党员干部必修的“第二课”。古人云:“爱子,教之以义方”,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滋养、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后代方面,家庭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小觑,尤其是父母,父母的言传身教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承担起养育子女的责任。修好重视家教这堂必修课,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从小处着手、从细处入手,在品德教育上下苦功夫、硬功夫,通过言传身教,不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影响子女,让子女在家庭的教育和熏陶下,不断成长为年轻有为的新时代接班人。 重视家风是党员干部必修的“第三课”。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无数传统美德,而这些传统美德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家风的形式代代相传、薪火相传、延续至今的。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那些传承久远的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够在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那些名门望族在世代变迁中,一代一代地传承了好的家风和好的家训。良好家风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靠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响应总书记的号召,修好重视家风这堂必修课,向杨善洲学习、向焦裕禄学习、向谷文昌学习,致力于构建良好的家风,做良好家风的楷模。 作者:李娟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