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聚焦《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的讲话和文章中,经常引用我国经史子集中的一些华章佳句,既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作了精确的阐释,又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与为民服务的情怀,又率先垂范地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重拾经典,走近经典,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中国汉字书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没有明星站台,没有游戏互动却能红遍大江南北,收获好评,究其原因就是这些节目围绕特定的文化题材深耕,以比赛、诵读等形式展现文字魅力与诗词内涵,给文化传承留出了空间,让观众不知不觉中体味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光华。《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每期围绕一个主题,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的讲话和论述当中的那些用典,通过思想解读人和经典释义人的讲解帮助,大家再一次走近经典,从近人的平“语”中窥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石,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孕育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篇章。“盖举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大浪淘沙,曾经的三大文明古国随风而逝,只有古老的中国依然傲立于东方。这得益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延续着民族的精神血脉,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墨子的机关学、华佗医术、张衡的天文学、孔子的经典儒学这些人类文明的杰作至今熠熠生辉,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蕴怎能不叫人感到骄傲与自豪,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我们能汲取足够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我们有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更要有传承发扬的文化自觉。在新时代下,只有不忘传统,才能更好传承;只有不断学习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才能唤起最牢不可破的民族认同;只有与时俱进、古为今用,让文化浸润人民的生活,才能向世界传递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
作者:鄢小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