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目前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01家、文化馆101家、乡镇综合文化站1316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当中,87.7%的特级站集中在嘉兴、宁波、杭州等5市,上等级站比例91.6%,比第五次评估上等级率(79.3%) 提高近12个百分点,6地市实现了上等级站全覆盖;98%的未上等级文化站集中在衢州、金华、丽水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综合文化站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7月13日《人民日报》) 公共设施在城市里随处可见,具体来说指的就是为满足市民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所设立的一系列设施,诸如文化馆、充电桩等。根据分类可分为功能型和文化型,功能型设施的重要性不用多言,是便民服务的中心所在,而一直以来所提倡的文化生活却迟迟得不到落实,过去虽然也可以看到博物馆、图书馆这类高大上的建筑,但也是徒具其表,内容上已经严重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所以,要建设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 “生动”城市且真正能让群众感受到有生命的城市,物质文明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要看精神文明建设是否达标。 文化设施的“提档升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职能的转变,不再是过去简简单单的一味追求城市经济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逐步提到日程上来显示了党和国家对群众精神世界的高度关注。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不仅体现在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氛围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但凡世界上知名的大城市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说来,丰富文化公共设施的内容更是一项迫不及待的工作。 另外,文化设施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发展程度,有利于文化的传承。我国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其中灿烂的文化更是数不胜数,但在现实生活中,在文化的延续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这也是很多人感到现在传统节日越发缺少味道的原因。给文化公共设施提档升级,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从根源上入手把文化传承下去。 文化是一种虚拟财富,也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后人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从其中学习先人留下的优秀经验,更要把它们很好的传承下去,做到薪火相传。(张淑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