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8|回复: 0

科技创新的成功之“道”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61

主题

0

回帖

881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81
发表于 2023-9-28 13: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在全国发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在竞争浪潮中站稳脚跟,就要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生态,为科技创新强基赋能。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科技强国,离不开一个个科技尖兵、科技方阵。回眸新时代十年,“天眼”探空、“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墨子”传信、“北斗”组网、“蛟龙”入海、“九章”问世……一项项突破性成就,一个个重磅级成果,是自主创新的有力注脚,增强了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底气。今天,迈入新的征程,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应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砥砺报国之志,既要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也要静心笃志,甘坐冷板凳,自觉肩负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勇闯研学研究的“深水区”,力争产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成为未来发展的先驱和新兴前沿交叉领域的开创者。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建设科技强国,离不开科技工作者薪火相传的精神、前赴后继的奋斗。从毕生为“天眼”奉献的南仁东,到一生执着“超级稻”的袁隆平,再到为玉米嵌入“中国芯”的当代“夸父”番兴明……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育强科技人才非朝夕之功,但要争寸劲之力。要针对科技人才擅长的领域,精准识才、精心辨才,提供关键岗位,最大限度把其专业素养、科研能力转化为科技成果产出的动力。针对科技人才特点设立科学评价指标,破除“论资排辈”和“圈子文化”,让每一位科技人才都能享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公平机会,营造更鼓励、更容错、更多元的创新环境。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势”标示着事物发展的形势、态势、趋势,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须奋力积势蓄势,乘势而为。面对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各地争相搭建人才创业社区、众创空间、青年创业园等平台,打造集科技创新、双创孵化、金融赋能、人才引领于一体的创新生态圈,聚力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攻克基础研究的“娄山关”“腊子口”,须加大基础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力度,以“高精尖缺”为导向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为关键核心项目落地、成果转化、发展转型提供“定制化”服务,以前瞻性、战略性的需求导向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让广大科技人才在创新沃土中建功立业。





上一篇:“三衔接、三联动”,扎实开展好第二批主题教育
下一篇:切莫让“文山会海”“涛声依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4 06:35 , Processed in 0.178415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