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担当,还在于党勇于自我革命。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许多优良传统,对自身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对损害自身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始终保持高度警觉。(10月11日人民日报) 敢于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总书记用这句简单朴实、富有哲理、铿锵有力的话,生动形象地阐释了追梦的路径、筑梦的方略,圆梦的公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心系群众、敢于担当,从思想上树立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的良好意识,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党性原则,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锐气和蓬勃的朝气,充满激情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沉下心来,精心干事,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抓工作,不以事多而迟为,不以事小而不为,坚决杜绝“懒散软、等靠要、推拖绕”等“为官不为”行为。 担当才能有作为,有作为才能砥砺心志在风雨中茁壮。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多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而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推动党的事业不断蓬勃发展。“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勇于担当”,是检验每一个党员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大事难事看担当。”敢于担当不仅是一种外在气魄,更是一种内在的能力体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摒弃私心杂念、抛弃个人得失,抢抓机遇、敢闯敢试,真正做到不为困难所惧、不为压力所迫,切实担当起为民服务的历史责任。(李吉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