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赢得主动。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是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时俱进推动工作的必然要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并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有力促进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时间更紧、难度更大,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节能提高能效是优化能源消费存量、从源头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可以充分发挥源头削减作用,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降低碳排放,既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数字经济等低碳工业,着力做大“增量”,也需要尽量减少化石能源,做好重点用能行业节能降碳工作,解决好“存量”问题。增量存量双管齐下,才能够以较低峰值水平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为2060年前碳中和赢得主动。 节能降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解决“质”的问题,在质的有效提升中实现量的合理增长。我国节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大力推进能源领域科技创新,推进节能降碳产业创新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这一过程中不断形成发展的新动能,也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坚实的产业和技术支撑。企业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改造,不仅可以降低用能成本,以更少的能源投入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还可以减少碳排放,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提高国民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质量、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