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段“安监支队长违停还叫板城管”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视频中一男子因为违停被城管劝阻时,不管不服,当街叫板“我是上级”,态度甚是嚣张。据媒体报道,涉事人海南省三亚市安全生产稽查支队支队长张世宏目前已被停职,三亚市纪委已介入调查。(7月13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当人们谈及领导干部时,总是不会吝啬赞美之词。工作中,下属把领导者当成标杆,时刻以领导风范严格要求自己,向领导者看齐;生活中,群众把领导者当“救星”,遇到困难和挫折总想和领导谈谈,以求让自己走出困境。 然而,当下出现了一些不如人意的状况,在一些地区的个别领导干部,把本该挂在嘴边的“我是党员干部,我要自身作则”的豪言壮语偷偷换成了“我是上级,得听我的,你敢怎样”的不正言辞,着实自降了领导“身段”,辜负了群众和下属的信任和尊重之情。 说到底,这是因为这些领导干部没有认清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导致的权力任性。诚然,分工、谋划、指挥、决策是领导干部固有的权力,但对于权力的使用并不是无章可循。党和国家在多项条例中对领导干部的权力有着明确的规定,就是为了规正他们的行为,保障他们的行为不走板。试想,如果有点领导者任性使用手中的权力,那么就会导致政策制定不公平,滋生贪污腐败,弱化党干部队伍执行力,甚至错误的“榜样标准”导致错误的上行下效,影响整个干部队伍的建设。就像新闻中说得那样,认为“我是上级”仿佛就能理所当然的逃出法律的管控内,给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为了避免权力任性,让领导干部对自己的身份准确定位,还需要时刻保持模范意识。一旦有了模范意识,领导者在工作中就要考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能得到他人尤其是下属的认可,是否带了个好头,是否不愧于下属的信任,这样一来,他们在使用权力时就会严格要求自己,把下属对自己的评价当做自己工作的“检测纸”;另外在生活中,领导干部就会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更应该遵守党纪国法,为群众开个好头,带个好路,就能够遵纪守法并且主动教育其他群众。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相信只要领导干部能够学会自身作则,准确的找到自身的定位,一定可以发挥出模范作用,带头营造出更加奋进、更加团结的良好氛围。(李卫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