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稳住农业基本盘,扎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坚持党建引领,建强主心骨。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政治保证和重要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努力打造思想作风过硬、工作能力强、堪当重任的坚强战斗堡垒,使之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在实际工作中,务必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抓基本、补短板、强功能,使每个支部既能“安营扎寨”,又能“攻城拔寨”。同时抓住党建这个“牛鼻子”,以招商引资为契机,大力实施能人回乡、教授回乡工程,突出抓好民生项目,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并推行“企业+农村”的发展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因人而异,培育新型农民。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振兴,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创业,在家大多是老弱病残人员,文化水平低、收入低,所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其成为新型农民迫在眉睫。培育新型农民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事关乡村振兴进程。当前开展新型农民培育工作,应当紧跟形势发展,紧扣农村实际,紧贴农民意愿。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一些职业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使得农民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得到提升,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并让新型农民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多方面发掘农业经济发展的方法,多种方式促进农民增收。 坚持创新模式,发展特色产业。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是持续稳定增收,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不竭源泉。近年来,一个个具有地理标志和乡土特色的农产品,驶入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亮点。面向未来,继续为特色产品谋思路、为农民增收致富找门路,仍须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继续做大做强做优各类特色产业,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推动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