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农企也认为部分基层政府部门主动服务少、效率低,导致农村发展环境较差。河南省一家农业企业总经理说:“有的地区,上面领导不发话,基层部门就不办事。比如前两年,有个审批手续卡在基层部门快两年都没办完,最后找县领导一说,没两天就办完了。这让我们很头疼。”、 “放管服”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实质是政府自我革命,用政府减权限权和监管改革,换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释放。近年来,“放管服”改革成效有目共睹,但也要清醒看到,“放管服”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放管服”改革红利还没有惠及基层末梢,还存在一些领域的审批程序仍然繁琐、环节依然较多,农村地区普遍面临审批限制过多、机制不畅、收费不尽合理、政府服务不足等困难。面对这些困难,基层干部要做好“放管服”改革的推动者,释放更多改革红利惠及到乡村振兴,惠及到农村农民的切身利益发展。 一是要有敬民之心。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人民政府的天职。当前,有的地区不敬民、敬领导,只要领导一句话,两年的事情两天就办完了,效率是极高的,归结于官僚主义思想和敬民之心的缺失。所以,基层干部要破除老旧的官位思想,法律范围内能为老百姓办理的就立即办理,办不了就指明怎么才能办得了,把关注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第一要务。 二是要有担当精神。为官避事平生耻。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当前,有些基层干部只求按照条条框框办事“不犯错”,考虑老百姓意愿不够,稍微有一些超越职责规划,或者涉及多个部门的,相关人员能推就推。这些问题突显了基层干部在服务群众过程中缺乏担当精神。所以,基层干部要摒弃“多干多错,不干不错”的怪圈思想,要拿出政治勇气、卯足了劲加油干、使劲干,坚定不移干。 三是主动作为。主动作为是一种工作状态,是对我们党员干部状态的要求。当前,部分基层干部缺乏主动服务意识,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安安稳稳就好”,部分农村发展呈现“村民热、干部冷”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要求基层干部要主动地承担责任,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主动作为重点是作为、关键在主动,主动去想办法,主动去解决问题,主动去推动工作。对每个基层干部来说,主动作为就是立足岗位、履行职责,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