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受锦州市委、市政府选派,辽宁省锦州市群团服务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双腿残疾的工作人员陶中志前往锦州市义县城关乡后杨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他是辽宁省、市、县三级选派到义县乡村一级任职的559名驻村干部里,唯一一名残疾人。一年多来,他克服身体不便,扎根乡村,“走”遍了村里坑坑洼洼的田间小道,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全程参与村里的日常工作,从后杨村的“外人”变成了“自己人”。(中青网2020年1月3日) 陶中志同志作为一名残疾人士,却毅然决然的担当起了脱贫攻坚的重任,他没有因为身体的残疾而忘记自己作为党员干部的责任,来到后杨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他用一举一动打动人民群众,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用自己不便的身体挑起了重担,为当地的人民谋福利,用行动彰显为民大爱。残疾人本身是需要人照顾的,但是陶中志同志却从不那么认为,他想用有限的生命为人民做点实事,在脱贫的战场上书写奋斗的人生,绝不停下奋进的脚步。 在面对人民的不信任时,陶中志同志没有逃避,他带领人民群众搞发展,通过实地考察,学习春播种植、生产经验,让人民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他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为困难群众购买种子,这些行动无不展现一个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大爱。陶中志同志身残志坚,他想尽一切办法走进人民群众的心,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的困难,不求回报,每当他看到因为他的努力让困难群众喜笑颜开,他的内心是富足的,更是快乐的,他用奋斗精神开创出了杨村任的新面貌。 “只能舍小家为大家”,一句质朴的语言从陶中志同志轻描淡写的说出来,令人感动,面对刚出生的小儿子,他没有花更多的心思去关心和照顾,因为他知道,更多的困难群众还在等着他、需要他,他要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地方。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陶中志同志为榜样,全力以赴、只争朝夕,为困难群众量身定做脱贫计划,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好脱贫攻坚路,成为一名敢打敢拼、真抓实干的扶贫干部,带领群众走向小康之路。 忙碌的扶贫工作让陶中志同志找到了人生的意义,用行动彰显为民大爱,他是残疾党员干部的表率,更是脱贫攻战场上的“领先者”。这名残疾扶贫书记激励我们不断前行,也看到了他一颗炽热的初心,我们要像陶中志同志一样,坚定的走在扶贫路上,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甘敏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