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用好这一传家宝,不能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而要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和群众,弄清事情的真相和全貌,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正如习近平同志要求的那样,“‘身入’更要‘心至’”。(来源:2018年7月10日《人民日报》) 调查研究是我党在新形势下面对面了解群众需求,心贴心体察群众疾苦,为基层群众办好事实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然而,调查研究“走过场”之风却在一些地方大行其道,在实际的调查研究走访中,有的人把调查研究当成了一次“公干旅行”,认为这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让调查研究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基层自然也就不能发现问题,制定出来的政策更是难以符合实际,这样的基层调研就是一种“无用功”。那么如何才能使调查研究让群众满意?如何才能练好调研研究的基本功呢?笔者以为:调查研究必须做到“有问必答、有呼必应、有求必为”。 调查研究要做到“有问必答”。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去了解百姓需求、解决百姓困惑的,但一些领导干部到基层后面对百姓提出的民生问题时能推就推,能拖就拖,敷衍塞责,让百姓寒心。因此,作为领导干部走出机关大院,深入田间地头和企业一线搞调查研究时,一方面要秉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主动走向群众,深入群众,看最真实的民情,了解最真实的民生疾苦、听最真实的民声,这样才能在制定措施上真正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另一方面作为领导干部在搞调查研究时面对群众的提问乃至“口诛笔伐”时要端正心态,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正面回应群众的尖锐问题,不打官腔,不说套话,不讲空话。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了解的事务,不擅长的工作不能乱说一气,而是要耐心向群众说明情况,争取群众理解支持。 调查研究要做到“有呼必应”。我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为了一切群众,走基层搞调研就是要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生活更幸福。因此,调查研究的关键就是要及时回应群众得诉求,对群众合理性的诉求,能当场拍板解决的要“马上行动,立马解决”;对不能马上解决,“带回去研究”不能回去就将问题束之高阁、不了了之,要主动作为,及时协调解决;自己能力不足以解决的要及时上报,并向群众进行反馈说明。对不合理诉求,要敢于指出,善于引导,妥善处置,使群众满意,心服口服。唯有如此,我们的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做到从群众出发,最终落脚在为民服务上。 调查研究要做到“有求必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重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党坚持“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在调查研究中要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作为联系沟通群众的纽带与桥梁,要着眼于群众所急所盼,帮助群众解决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努力为人民谋福祉。领导干部基层调研的目的就是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需求,最终目的是让调查研究为正确决策打好基础,让调查研究成为解决问题、创新工作、提升实效的基石。领导干部在基层调研中不能滋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多干少一个样”心态,不作为,慢作为,而是要在深入、求实、细致、精准、有效五个方面下功夫,并牢记“为民服务”职责,有所担当,有所作为,想法设法解决群众难题,凝聚民心。这样才能真正搞好调查研究,做实调查研究工作。(作者:陈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