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哈工大,一群平均年龄82岁的老教授们,退而不休,累计为大学生开设了百余场“正能量”讲座。2016年5月,哈工大离退休职工正能量宣讲团成立以来,70多位自称“80后”的老教授们,戴着老花镜和助听器,通过一场场讲座、一个个故事为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科学文化指引了方向,也成为学子们心目中正能量的代表。(据12月25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讲理想信念,用行动诠释退休不褪色。为贯彻离退休干部要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要求,哈工大成立了离退休职工正能量宣讲团。广大离退休教授踊跃报名,他们是哈工大发展的建设者、变迁的见证人,更是哈工大精神和哈工大优良传统的奠基人和传承人,他们本身就是一种力量。20世纪50年代,800多名青年师生响应号召从祖国各地齐聚哈工大,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哈工大“八百壮士”。宣讲团的教授都是老一辈哈工大“八百壮士”的成员,他们现身说法、情深意切、润物无声,用行动诠释着离休不离志、退休不褪色的奉献精神,推动哈工大精神不断薪火相传。 讲历史传统,用情怀传承哈工大精神。宣讲团以系列讲座为主,采取报告会、座谈会、讨论会、家庭访谈、专题答疑、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哈工大精神、龙江精神、航天精神,讲历史、讲传统、讲情怀、讲哈工大教师队伍“八百壮士”典型人物,点燃学生向星辰大海航行的梦想。鲜活的史实和事例,让宣讲变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3年来,宣讲团开展党建知识宣讲、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素质修养教育等150余场活动,并延伸到哈尔滨附近的山区单位、乡镇中学等,受众达2万多人,打开了青年人的梦想之窗。 讲初心梦想,用真情解读正能量真谛。对于宣讲活动,老教授们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认真的态度,精心准备每场讲座。他们讲述的先进事迹感动着学子,他们在宣讲中的付出与执着,感动着聆听讲座的人们。每次讲座完,杨德庄教授会仔细回忆现场的反响情况,哪些点有待完善,“为何没能让学生眼前一亮”,他的讲稿最初只有几页提纲,如今已变成了厚厚的一本书。由于内容丰富,为避免记忆差错带来失误,他就在家里背熟相关内容。来者可敬,后生可期。传承着拼搏创新的哈工大基因,越来越多的哈工大人受到感染,加入新一代“八百壮士”的行列。“老教授们的讲座,体现出的精神感动和激励着我们。勇攀未来的高峰,我们要担起这份责任。”学生们说。 “他是火/他的生命就是一团火/如果说马祖光院士是工大的光/那秦裕琨院士便是工大的火,永不熄灭。”在85岁的秦裕琨院士“谈十九大精神学习”讲座海报里,大学生为从事一辈子燃烧工程研究和教学的老教授写下了这样的讲座引言。在青年学子眼里,这一群老教授们深沉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已经成为他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榜样。 他们就是一团火,一团永不熄灭的火! (陈韬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