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县委书记、区委书记在忙什么?市直单位一把手在干啥?近日,一个叫作“书记、局长去哪儿了”的公开晾晒平台在河北邢台市引起大家的关注。过去,群众很难知道一把手的工作动态,如今,打开“掌上邢台”客户端,便一目了然。(12月17日,人民日报) 今年6月24日起,根据邢台市委部署,《邢台日报》开设专栏“书记、局长去哪儿了”。栏目每周一推出两个整版,公布20个县市区和29个市直部门一把手上一周的去向和工作动态,内容同时在“掌上邢台”手机客户端发布。如今,晾晒平台已发布20多期。 领导干部“晒工作”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让干部精气神更足了,因为都想将最好的工作呈现在大家面前,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检验。还有可以为部门的工作起到引导作用,“看看别人在忙什么,对自己的工作也有启发。”双重效果毕竟推动干部务实创新,更好地服务为民。 由此可见,领导干部“晒工作”的创新模式应该多一些,领导干部“晒工作”将领导干部去哪了?在干什么?告诉了公众,助推了公众对领导干部工作的进一步了解,在信息对称的激励之下,增进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也让群众对干部作风作为多了一些企盼,干部在接受这些信息之后,更加能够创新服务模式,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因此,干部“晒工作”在工作方式上能够推动服务为民更“接地气”,能够助力党员干部更好地落实工作,在情感上则能够拉近干群距离,增进干群凝聚力,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拧成一股绳,更便于开展工作。干部“晒工作”无论是在工作效果上,还是营造社会和谐氛围上都具有积极作用,那么就应该多一些干部“晒工作”类似的创新方式,其实就是多一些信息公开,增强沟通交流,就能够促进社会进步。(文/钟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