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前,他放下锄头扛起钢枪。战场上立下的3次大功、4次小功,记录着他出生入死、浴血战场的英雄本色。65年来,他深藏功名搞建设。立杆架线一心扑在农村电网建设上,家乡父老的认可与信任,才是他最在意的“军功章”。(11月25日,新华网) 持枪抗敌,为国奉献。71年前,张贵斌放下锄头,扛起了钢枪,旧社会的残酷曾让他家破人亡,为了让更多的人民过上太平日子,他毅然决然的走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参军不久,他便遇上了辽沈战役当中最惨烈的一战——塔山阻击战。7天6夜的战斗,一个个接连倒下的战友,让这个才入伍的新兵见识了战争的残酷,但是他没有退缩,而是和战友们用血肉之躯硬生生的扛起了一道阻击的屏障,将救援部队挡在了塔山。因其卓越贡献,他也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广大党员同志当中优秀的一份子。他的英勇,无畏,果敢值得发扬,也更值得我们去学习这种大无畏精神。 回乡建设,不忘初心。因伤复员之后,张贵斌同志回到了家乡,他本可以留在大城市,但他放弃了机会,主动申请回乡建设。先后在村党支部、信用社任负责人,之后做过供电所所长,再后来到了农电局工作。无论是哪一个岗位,他都兢兢业业,不忘初心,敢于担当,把事情做好,做实。他把证书和军功章藏在柜子里,从未提过自己的功绩。他怀着这颗初心,不忘党国恩情,始终奉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家与国的赤诚之心。 一生为国,人民楷模。像张贵斌同志这样的人民楷模在今天更应该成为我们广大青年干部学习的榜样,生长在新时代的我们虽然已经不能去体会战争的残酷与艰辛,但是,就今日的中国而言,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就如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新时代战役。我们更应该要学习张贵斌同志的担当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为国发展而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我们也应该乡这位老前辈一样,把国事当做自己的事,不推脱,不逃避,勇敢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新时代主人翁精神,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奋斗不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不止。我们广大的基层干部也应该要学习他为了家乡发展,为了人民发展而做出的选择与牺牲,我们只有一心扑在为了人民的道路上,才会得到人民的认可和信任,才会真真正正的实现自我的价值。 (作者:代月宵) 新闻源链接: http://fms.news.cn/swf/2019_qmtt/11_25_2019_qm_z/index.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