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队伍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河北康保县是全省深度贫困县之一,高寒干旱,产业匮乏,经济基础差。全县26.94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24.4万,但长期居住本地的只有11万人,农村空心率达70%以上。(人民日报 11月11日) 地区贫困的原因往往和地理位置、气候有关系。一般来说,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就容易和外界缺乏联系,当地人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从而难以理解形势变化,缺乏探索未知世界的观念。而且,气候恶劣也容易导致农产品收入低,粮食产量低就难以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数量,当地人口就会选择外出谋生。河北康保县就是高寒干旱,产业匮乏,经济基础差的贫困县,由于地理、气候原因,限制当地经济发展的原因很多,但也有些优势条件可以利用。康保县打造的三支队伍就成为脱贫攻坚战场上一道道美丽的色彩。 “扶贫先扶志”,扶贫干部解决了当地贫困户转变观念,树立发展信心的关键性作用。干部们深入贫困户家中,认真倾听老百姓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现状、想法、需求。然后又告诉老百姓相关政策,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及落实了和贫困户切身利益相关的产业发展、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改善等实事好事,解决了困难群众的难事大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从而让群众能在干部的带领下开展脱贫工作。 贫困户树立干事创业模范,不等不靠勤劳作。康保县鼓励贫困户参与到保洁员、护林员、监督员等公益性岗位中来,既能解决经济收入问题,又能起到勤劳干事的带头作用,而且改善了乡村环境卫生和乡村治理水平,看着周边环境和自己的改变,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内生动力有了,就不愁脱不了贫了。 医疗保障守护健康。康保县组建的“白大褂”服务队,方便了年老多病的留守人员,解决了群众身体上的疾病,从而减少了医疗负担。 康保县的扶贫工作确实狠下了决心,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办法措施,多部门联合出力,从而形成了三支队伍拧成一股劲,链接全县上下,齐心协力,聚力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
作者:杜夕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