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要求中也非常鲜明各级党员干部要“担使命”。简单而言,担使命需要锤炼担当精神。
一方面担使命要锤炼“想担当”意识。党员干部要能担当、会担当,首先要在思想上想担当、愿担当。当前,一些党员干部担当精神严重退化,工作风不过硬,不敢坚持原则,只顾打自己的“小算盘”,矛盾不敢抓、问题不敢管;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推诿扯皮,退缩不前,甘愿做懒官庸官,严重影响了党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锤炼党员干部想担当的思想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是关键。要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规党章党纪、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和宗旨观念。要抓好榜样学习和红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事业观,真正做到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力、担其责,让担当成为自觉自愿的干事创业良好习惯。
另一方面担使命要锤炼“能担当”的本领。常言道“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力。当前,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和突飞猛进的时代变化,一些党员干部存在“本领恐慌”,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等情况,虽然想主动担当作为,但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提高保持政治定力、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从自身知识结构出发,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加强经济、政治、法律、科技、文化等领域专业知识的学习,使自己的专业素养跟上时代发展;要加强实践磨练,把改革发展稳定的生动实践作为第一课堂,坚持向实践学习,拜群众为师,在解决复杂矛盾中总结和把握规律,在攻坚克难中增长胆识和才干。
古人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领导干部要强化担当意识,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到守土尽责。(文/陈宇宇) |
上一篇:不忘初心 就要不忘人民下一篇:牢记“三心” 引领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