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解放军报报道:马伟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他34岁晋升教授,41岁成为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长期致力于舰船能源与动力和军民通用新能源接入技术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和新能源接入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原创性重大成果。(10月1日 学习强国) 近日,十九届四中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马伟明同志为中央委员会委员。在科研领域,他敢于向最尖端技术挑战,向科研高地进取,先后完成了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创新成果。他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被誉为全国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被授予“八一勋章”。 上世纪末以来,各军事强国纷纷掀起了一场舰船动力领域的革命,即综合电力系统研制。欧美海军强国在本世纪初,实现了中压交流综合电力系统的工程应用。面对落后局面,马伟明摒弃了跟踪模仿的方式,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研制成功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一步实现了我国舰船动力从落后到引领的跨越。 “这一轮科技革命,在军事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和作用。我们走科技兴军这条路,我们就有可能从过去的这种跟跑到并跑,来实现变道领跑或者说变道引领,就能够使我们武器装备能产生一个质的变化。”作为一个有血性、有担当的军人,在同行不看好的情况下,他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险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海军装备发展需求出发,从选题到立项,凡事亲历亲为,实现了许多重大关键技术课题的后来突破、弯道超车。 马伟明认定,中国需要这项技术,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坚持下去。放眼万里海疆,马伟明带领科研团队留下一连串闪光足迹。他们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全部应用或转化为装备,实实在在提高了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而他们在这一颠覆性技术领域取得集群式突破,不仅实现了与世界最强国家在该领域的同步发展,而且多项技术属国际首创。 作为军队科技界的精英,他心系强军、锐意创新,带领团队突破国外技术垄断,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发掌握核心技术。“中国制造”往往给人以价廉物美的印象,只有让这个标签变得更有技术含量了,才能占领更多国际市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必由之路。 作者:小头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