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宝应县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组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首位,通过“一堂一屋一制度”,培养组工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该县依托周恩来少年读书处、苏中公学纪念馆等本土红色资源,开设“红色课堂”,通过常态化的党性实境教育,引导组工干部忆苦思甜、坚定初心;建设“机关书屋”,集纳政治、历史等各类书籍3000余册,定期开展“读书明志”“读书思廉”等学习征文活动;坚持廉政教育“四必”制度,即部务会必讲廉政风险、办公会必学廉政纪律、组织生活必看警示教育片、谈心谈话必谈廉政家风,为组工干部敲警钟,构建廉洁自律“防护网”。(10月8日,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 组织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组工干部本就应比普通干部具备更强的政治敏锐性。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问题上,决不能搞变通、讲例外;在遵照执行党的规矩问题上,决不能有选择、谈条件。身处管“人”的部门,组织工作的关注度和敏感性都很高,对待组织交付到手中的权力和身上的责任,就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新时期的基层组工干部要政治过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更要以身作则,锤炼过硬的政治品格,争当讲政治的“带头人”。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自觉将政治理论学习贯穿于工作、学习、生活中,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基层组工工作中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需要把准政治方向。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地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抓紧抓好。需要夯实政治基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与人民携手并肩、风雨同行,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作者: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