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6月,全国医保部门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6.6万家,检查发现并处理违规定点医药机构5.7万家,其中暂停医保服务1.1万家,解除定点协议1900余家,检查发现参保人员违规并处理1万余人,其中约谈4000余人,暂停医保卡结算3200余人,发现经办机构违规例数400多例,约谈经办机构工作人员180余人。截至目前,共追回医保基金及违约金共13.5亿元,处行政罚款1.4亿元……面对医保基金“跑冒滴漏”,一场医保基金保卫战正在全面打响。(新华网,9月16日) 医保基金作为国家为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向单位和个人筹集用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专项基金,能够避免或减轻劳动者因患病、治疗等带来的经济风险,是群众的救命钱。医保基金稳定、持续和有效的运行和供给,是实现病有所医的基础,更是让医疗惠及民生的关键。欺诈骗保行为不仅会破坏医保基金的正常运行,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更会破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目前,我国医疗保险领域存在无病住院、冒名顶替出院、提供昂贵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和医药品等骗保套保的违规欺诈现象,这不仅造成了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更会导致医保基金的过渡支出和浪费。因此,要杜绝医保骗保行为,加强医疗保险领域的道德风险防范。 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立法,逐步形成以法治体系为保障、信用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格局,推动医保基金监管有法可依、依法行政;要加快构建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加大创新力度,探索建立医疗保障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对象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制度,实施守法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推进行业自律;同时,加大监管检查力度,实现对全国定点医药机构监督检查全覆盖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 另一方面,要完善医疗保险机构自身建设,加强信息网络建设,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障碍;医疗管理机构要积极引导参保人合理就医,规范就诊机构的医治行为,提高保险基金的利用效率,减少医保基金的浪费;广大公民应自觉遵纪守法,营造全社会诚信自律、合理就医、依规提供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维护医疗保险基金安全。 作者:杨柳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