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飞羽 于 2018-9-17 09:21 编辑
与诗经故里的火热场景相类似,目前整个临汾市依托本地自然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聚集效应也已经显现。目前,全市共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示范点1个,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示范点20个。2017年,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近8亿元。(9月16日 人民网) 山西临汾的乡村振兴发展如火如荼且成果显著,关键在于抓住了山西自身的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优势。临汾在发展乡村振兴之出,就挖掘和审视了自身的优势,理顺了发展思路。它没有另辟蹊径或者寻找新的产业突破,而是立足于临汾本身的资源环境条件,直接定睛于利用诗经文化渊源开发文脉式田园风情旅游,利用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将苹果产业做大做成品牌。山西临汾的成功不可全然复制,但不难看出,一个农村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因地制宜盘活当地资源。 因地制宜在临汾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临汾作为中国古老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土地和庄稼是最初的依靠。现代农业发展在农业产业推进上为临汾开了一条新思路。聚合力量种果林,吉县苹果变身摇钱树,贫困山区脱贫摘帽。专合社既有技术也有渠道,有机苹果走上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之路。技术激励新时达农民研究培育小麦新品种,实力促进农民增收。在农村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把握住农村和农民的根本是发展当地农业,这是振兴农村的起点。临汾把握当地地理资源,专门发展苹果产业,齐心聚力成功带动了当地的农村经济增长。 另一个是文化脉络,传承和发扬《诗经-唐风》文化渊源,将文化脉络与田园风情相结合,开启了临汾独特的旅游建设。不贪大、不求洋,诗经故里就此声名远扬。这让更多的旅游者和诗词爱好者不得不到此一游来感受历史风味和文化流长。发扬文脉是乡村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方式,也是最为吸引游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盘活资源,开民宿、店铺、餐馆、礼品店为当地人找到了致富的小窗口。从山西临汾的乡村振兴成功经验来看,文化脉络实为其一大优势。有历史、有文化有地方特色就有发展的契机,当然这是当地先天的资源,关键在于如何挖掘文化内涵,而不是生搬硬套或者是编撰杜撰出虚假的历史和人物。 因地制宜、盘活农村资源是发展乡村振兴的一个比较成功的点,值得学习借鉴。放眼各个地区的乡村振兴正在蹄疾步稳的进行着,农民的欢声笑语多了,农作物生产和销售都有了技术和渠道的支持,业余生活丰富有趣起来。农村呈现出喜气洋洋、安乐祥和的美丽景象,想来,农村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作者:罗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