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坐看云起 于 2018-9-16 16:04 编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就始终要突出党建引领,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的生动局面,脱贫攻坚就会有力有效。 一是建强组织堡垒。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党支部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实现扶贫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推进组织设置规范化,针对一些农村区域内“两新”党组织隶属关系不清问题,实行“大党委制”“部门联村”“村企共建”等党组织设置模式,推进驻村单位纵向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引导支农、扶贫、产业等各类项目资金投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利用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等带强村级造血功能。推进组织生活正常化,重点抓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注重创新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既避免庸俗化娱乐化,又防止表面化形式化,调动党员参与热情,使组织生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党员、贴近群众。落实“党组织决策权、村民代表会议议定权、村委会执行权、群众监督权”为内容的村级“四权”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二是强化人才支撑。推进脱贫攻坚关键在人才。农村工作的好坏,脱贫攻坚成效如何,核心在党,关键在干部。牢牢抓住村级干部、党员队伍、第一书记、乡土人才四支队伍,努力打造强村富民的主力军。村级干部重在发挥“领头羊”作用,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基础上,通过选强人、派能人等办法,努力实现人岗相适。要打好人才“选育管用”组合拳,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党员队伍重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干部下基层访民情、破难题助发展、解民忧保稳定。组建乡村振兴人才服务队,引导各类专业人才在一线建功立业。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分类开展菜单式、常态化培训,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乡土人才重在发挥“引擎”作用,鼓励乡土人才和脱贫项目、贫困户精准对接,组织贫困户到乡土人才领办和创办的产业基地观摩学习、劳动就业。加强跟踪指导服务,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让乡土人才真正“香”起来。 三是严格党建考核。要压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脱贫效果不考核,扶贫责任就难落实。要充分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以良好的考核导向引导干部脱贫攻坚方向。强化考核问责,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逐级考核机制,加强上级对下级,逐级负责的党员的脱贫攻坚考核,在干部的提拔合作上,注重保持经济薄弱村所在乡镇党政正职相对稳定,未完成脱贫计划的一般不予调整。坚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对长期在贫困地区一线工作,下真功、动实招、有实绩的干部给予提拔重用,对那些在脱贫攻坚上玩虚招、下虚功、出虚绩的干部进行调整问责。“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导航”。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在一线、明确到具体人,加强考核督查,解决“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总之,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 可见,推动脱贫攻坚、实现精准扶贫,关键是找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拿出严和实的作风,狠抓落实,合理谋划产业发展,让广大贫困群众共同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文/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