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鲜明地为改革者鼓劲、为实干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鼓励各级干部勇于担当、埋头苦干,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在建设幸福现代化江西的新征程中奋力前行,江西省委提出,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鼓励干部勇于担当、勤于实干。(9月12日,人民网) 2015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上强调,“要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特别是对于那些在推进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但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探索性失误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或是在推动重大部署、重要工作和重点任务中,因大胆履职、大力推进出现一定失误或引发矛盾,能积极主动消除影响的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制定就很有必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容错、纠错机制就是给予改革者、创新者鼓励和保障。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就是要支持和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探索建立干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者担当,让有为者有位、有位者更有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能作为、敢作为" 。杜绝干部队伍中的"不作为、乱作为",或"不敢作为"的情况。 容错的目的旨在让干部少犯错、不犯错、不犯同样的错,纠错则重在有错必纠、有过必改,对失误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帮助干部汲取教训、改进提高,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改革创新的过程本就是一个容错纠错的过程,相比那些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一些有能力、有闯劲、肯干事的干部可能犯错,对这些有担当作为的犯错同志,我们要以宽容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就是要让干部放开手脚、消除顾虑,专心致志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容错纠错机制是给想干事的干部吃一颗“定心丸”:消除他们想干事却担心工作失误或犯错误被揪住不放的顾虑,鼓励他们干事创业;是为改革创新者撑腰打气,促使他们在改革创新中放开手脚,激发他们改革创新的热情。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容错纠错机制是为尽量解决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懈怠心理和为官不为现象,改变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态,激励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而不是让干部们罔顾法纪,拿容错免责当“挡箭牌”,任性作为,甚至胡乱作为。 (作者:任淑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