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共产党员网 9月12日) 俗话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节假日期间少不了礼尚往来。然而,人情往来和违纪受贿之间仅一线之隔,一旦跨越纪律红线便成了受贿。节假日送礼因其具有花样繁多、隐蔽性强、难以界定等特点,衍生出一些“隐形腐败”和“变异腐败”。许多行贿者假借过节之名,实行贿赂之实。所以,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如何“过小节”就是一次廉洁测验。 看似小小的廉洁测验,实则是一个党性问题,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领导干部如果缺失党性,从一开始就小节失守、心存侥幸的话,久而久之,就成了温水里的青蛙,祸到临头而不自知,让节日演变成“贪腐日”。而所谓的“人情往来”,“往”的是官员手中的权力,“来”的是送礼者的钱物。这背后,是权力的滥用与监管的缺失。 中秋国庆双节在即,纪检监察机关瞪大眼睛、握紧戒尺,以锲而不舍的勇气深挖隐匿在虚拟空间中的变异“四风,将腐败扼杀在摇篮里。笔者认为,相较于他律,自律更能起到明悟修身作用,所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对照着中央“八项规定”,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把好“廉洁关”,自觉地将那些居心叵测的红包、礼品拒之门外,守住“小节”,抵住诱惑,洁身自好,才能保住“大节”。 作者:宋国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