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人人都是人才”。这句话出自一位资深企业家口中,放在党员干部建设中也同样蕴含着深刻哲理。因为要让想干事者事有所成,就要让他们发展有渠道、有方法、有保障,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能,从而尽心尽力的服务于国家与社会。 完善干部管理制度,让想干事者想有所为。从2014年印发的《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到2015年印发的《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再到2018年颁布实施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完善制度入手,激励广大干部新作为,成为近年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激励党员干部的重要举措,通过完善制度让组织“选人”“用人”“育人”有依据、有途径、合规定,从而充分调动干部履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的创新、创业、干实事的热情,让想干事的同志更有所作为。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让想干事者梦有所成。在改革的征程中,党和国家对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有了新的要求。如何容忍干部在开拓创新中的问题和错误,对于提升干部创业激情、培养干部素质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建立一套完善且可行的容错纠错机制,来宽容广大干部在创新、创业中出现的错误,能够为党和国家培养一群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从而进一步夯实了组织的人才基础,同时也为广大干部实现个人梦想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主动关心真情关爱,让想干事者心有所依。培养干部,激励想干事者的创业、创新信心,不仅要有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有心理上的关怀。在基层,工作压力大、节奏快,加班、无休已是常态,这时许多干部的心理就会出现烦躁、不满和焦虑的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释放,就很可能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出现消极怠工甚至辞职的情况发生。因此,要激励广大干部有所作为,避免影响工作的情况发生,就要从心理上关心他们,从情感上关爱他们,要让他们心里对党和人民有所依附,让他们真心实意对党和国家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新时代的党和国家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由内而外迸发出惊人的能量。为想干事者打造好广阔的平台,让他们想有所为、梦有所成、心有所依,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同党和群众肩并肩,凝心聚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而努力奋斗。 作者: 尚茂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