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7|回复: 0

别拿“五加二”不当事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244

主题

12

回帖

6297

积分

记者

积分
6297
发表于 2018-9-12 07: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别拿“五加二”不当事
唐剑锋(备用名梁新)
9月7日《人民日报》《民生周刊》上,刊登了一篇题目为《拼搏中把握好生活的节奏》的文章。文章说,如今,不论城市和乡村,不分年龄和职业,身兼数职“白加黑”、“五加二”的人越来越多,见缝插针利用零碎时间学习和工作的人随处可见;有人已经习惯了加班加点。
一个人,长时间处于“五加二”、“白加黑”工作状态,精神高度集中,不仅会导致压力加大,身体健康受到威胁;还将导致工作质量下降、工作效率缩水,甚至难以提振“工作精气神”。人不是永动机,世上也从来没有“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的好事;把握不好生活节奏,疾病迟早都会找上门来。有报道说,就有连续加班者,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列宁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虽然休息不是为了工作,但休息不好,就难以打起精神,难以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劳逸结合,是为了适应人的生理需要;适当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工作效率,有利于使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日常工作保持合理节奏,让我们轻松愉快、精神焕发,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川省成都市某高校行政老师李灿说,没完没了加班,让她觉得休闲时间被严重压缩,身心一直紧绷着。“我也想向单位提出不加班,但开不了口,因为身边许多同事都这样工作,自己又凭什么搞特殊呢?”
影响休息的原因很多。有人追求业绩,担心不加班会减少晋升机会;有人自主创业,事业起步期主动放弃休息;有人无可奈何,休假权难以得到保障;有人看领导没走,自己也不好意思走等。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认为:“长时间加班,缺少休息和休假,对劳动者个人和供职单位来说都不是好事。”对个人而言,长期加班会带来健康隐患,影响家庭关系,甚至可能导致过劳死。长期加班的“疲劳战术”也会导致员工劳动效率不断降低;只有在保证休息情况下,员工才可能通过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提高劳动素质。
王琪延继续说:“鼓励员工加班的单位太看重短期效益,忽视了长远利益。员工是单位的重要资产,他们累病了也是很大的损失。特别是一些研发人员,给予他们一定的休闲时间,更有利于创新突破。”在民间,有一句话,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休息就像是在“磨刀”,而不是“闲工”,而是为了提高“砍柴”的速度与效率。“五加二”、“白加黑”,作为精神,可以提倡,也应当提倡;但是,作为工作状态,或者工作常态,并不一定科学,则值得商榷。
偶尔加班加点,道有情可原。让一个人长时间处于“五加二”、“白加黑”工作状态,不仅不科学,不利于健康,不利于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暴露出管理弊病。说明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作部署不科学,人员配置有漏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有一个词,叫做“积劳成疾”。积劳成疾语出《荀子•王制》中“成彼日积劳,我日积佚。”意思说的很明确:长期过度劳累就会得病。人最怕“超负荷”,“超负荷”下加班工作,带来的副作用不容小视。
对于加班,法律也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比如安排加班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若有特殊原因,在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每天不超过3小时。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可是,规定归规定,现实中,“五加二”、“白加黑”,一直作为爱岗敬业和付出的代名词,各类劳动模范中,牺牲休息时间,也一直作为“闪光点”。
就和《宪法》赋予我们的民生权利一样,休息也是《宪法》赋予我们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项权利。是不是可以套用列宁导师的话说:“五加二”、“白加黑”就是“逼”人们牺牲休息权利;一个人如果没有休息好,想工作好,生活好,取得创新突破,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上一篇:啃下“硬骨头” 打赢“攻坚战” 
下一篇:以坚定的信仰擦亮党员底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9 10:55 , Processed in 0.20824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