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把“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经验做法”作为典型经验之一向全国全面推广。“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创造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一个鲜亮标志。(7月9日 人民网) 企业注册、领生育保险待遇,报销医疗费用……遇到这些事情,不少人最担心的就是去行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去行政部门办事,老百姓找不到头绪,有时还会因为行政部门之间信息不通而多跑路,甚至因为顺序不同的原因跑了很多的冤枉路。这样既浪费了时间还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费用,给百姓带来了很多烦恼,久而久之百姓们轻易不敢出来办事了。办事“多跑腿”的情况让行政部门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大大的下降了。 造成百姓们“多跑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行政部门之间的事务缺乏有效的衔接和沟通,顺序和权属没有很好的区分开,造成了百姓重复跑腿的现象。另外,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遇到事情时没有拿出服务的态度尽力帮助百姓解决或者引导百姓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了相互推脱责任。 要使人们办事少跑腿,互联网的作用不可忽视。行政部门之间要利用互联网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这样百姓们办事时只需要去一个部门,不用走很多的备案、审批手续,而且信息互联互通可以对一件事情进行系统的了解,防止造假现象的发生。另外,行政部门还可以利用网络宣传媒介对百姓进行宣传教育或者设置网络办理途径,指导百姓准备相应的材料和引导百姓进行事物的办理,这样节省了工作人员和百姓的时间,节约了国家资源。 要使人们办事少跑腿,公职人员的思想观念要转变。作为与百姓们接触最直接的党员干部,在群众来办事的时候要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对百姓的事情进行问询,能解决的一定要帮助百姓解决,不能解决的要给百姓指明正确的办理部门,而不是相互推诿、推卸责任。这样节约了百姓的时间,让百姓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百姓的事情无小事”。百姓关乎着国家的长远发展,提升国家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有助于人民团结和进步。让百姓办事“最多跑一次”,行政部门需要做好“加减法”,“跨前一步”,这样不仅激发了很多创业机会,还大大的减轻了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从整体上节约了国家资源,提升了国家凝聚力。(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