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痛点”即是督查重点,分赴各省份实地督查的国务院督查组,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暗访先行、督查跟进,直击部分地区和一些领域存在的典型问题。对现场查实的,督查组要求有关部门立行立改。对抱有“侥幸”心理的,督查组明确表示,将持续跟踪,一督到底。 针对政务大厅办事“指南”变“指难”,检车站门口黄牛“高调”保过,棚改回迁经历“八年抗战”等问题,督查组不辞辛苦进行蹲点、夜访、进村入户进行督查,凡是有问题的要求立行立改。但最终难免会出现整改效果反弹,督查组走后问题又出现了,所以最好是建立长效机制,倒逼整治提升,从制度机制上堵塞漏洞,切实把涉及到百姓身边“痛点”问题抓好抓实。 坚持有问题必督查,形成督查震慑机制。首先,坚持问题导向,对百姓身边的问题要实行常态化督查,注重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对发现的问题要查事查人、一查到底、严肃追责。其次,拓宽群众投诉举报渠道,重视网络舆情反映问题的监控、分析和处置,要充分发挥技术手段的优势,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督工作效率,及时发现百姓身边的问题,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最后,充分发动群众举报,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举报最有效、最直接、最有力。把群众发动起来,创造条件让群众畅所欲言,努力营造督查无处不在、问题无处遁形的浓厚氛围。 坚持对症下药,健全整改长效机制。围绕百姓身边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集中开展整改。针对百姓办事跑几次问题,要建章立制,除了要建立“一次性告知”清单,还要将清单所列的内容进行模板展示,逐项解释,这样更容易让百姓理解;针对企业偷排污水问题,相关部门不仅要求整改,还要重罚,提高其违法成本,让企业不敢排,除此之外还要举一反三,若企业再犯法,被百姓举报,惩罚翻倍,政府也有连带责任;针对中介横行问题,要严厉打击,取消不合理的中介收费。要狠抓制度执行,把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坚持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决不能“开口子”,搞下不为例,防止“破窗效应”。 坚持强化问责,完善责任落实机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问责追究,对违纪违规者要综合运用纪律处分、组织处理等手段,让违纪违规者为其行为负责,使党员干部都对制度心存敬畏,从而保证制度行得通、做得到、管得住、用得好。 作者:甜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