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谦逊之心常修干部之德
有些年轻干部干事有激情、有劲头,虽然满腹经纶却缺乏阅历,容易盲目自信。有的还存在高人一等、胜人一筹的想法。事实证明,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基层干部,都是能体恤群众、尊重群众、虚心求教、平等相待的干部。面对人民群众,只有保持谦逊的态度,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建立起工作的威信,履行好应担的职责。(7月9日,人民日报) 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谦逊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精神、是党员干部所应具有的一种必备的素养。现在部分党员干部因得意而忘形,要么自视甚高、颐指气使;要么不思进取、不求上进。遇到问题,不求解决而求推诿;面对质询,不以理服人而以权压人;与人交流,缺乏诚恳而“打官腔、摆架子”,皆是因为缺乏了谦逊之心而失了干部之德。常怀谦逊之心,可培育勤学之能;常怀谦逊之心,可锻炼扎实之功;常怀谦逊之心,可涵养奉献之情。 谦逊方可明理。党员干部能力再强、水平再高,缺乏一颗通智明理之心,很容易为业无法、为事无理、为人无德,唯有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方可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反省,进而改进自我,提升自我。谦逊不是装傻充楞,不是韬光养晦,更不是胸有城府、畏首畏尾,而是一种敢于自我否定、自我批评的崇高精神,以谦逊之心,明为官之责、为官之本、为官之理,做到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 谦逊方知才浅。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和不断提高的群众需求,党员干部若不知谦虚、裹足不前,始终以“官老爷”的姿态面对工作、面对群众,终将失去了求学上进、勤奋有为之心、失去了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之能。唯有常怀谦逊之心,方能俯身学习,虚心请教,做到拜师于民、拜师于贤,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服务理念,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忠其事、尽其责,进而听民声、察民情、排民忧、解民困、消民怨、聚民心。 谦逊方能情深。唯有常怀谦逊之心,少一些文山会海、多一点田间地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明民之所需、听民之所愿,方能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最大限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时时刻刻将百姓的疾苦记于心,将群众的冷暖系于情,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而凝聚国家长远发展、繁荣昌盛的强大力量。 谦逊是为人处事的智慧、是知世治世的才能,常怀谦逊之心,修干部品德,不断强化理想信念、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不断纠正个人作风,不自夸、不自傲、不自得,真正做到一心为公、一心为民。 (文/唐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