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作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勇气,打虎拍蝇、正风肃纪,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反腐败斗争已取得了压倒性态势,党内法规不断完善并巩固下来,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的反腐败斗争主要还停留在“不敢”的阶段,还未达到“不能”,更未达到“不想”,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一段时期以来,围观“又有哪个贪官落马”,俨然已成舆论关注的“保留节目”,突出表现形式便是受贿行贿。纵观落马官员,这些干部刚踏入仕途时无不刻印着能力突出、克己奉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标签,那时的他们肩上有担当、心中有敬畏、眼里有群众。但随着职务不断提升,权力越来越大,逐渐把纪、法抛在脑后,从吃吃喝喝,再到收受红包礼金,再到贪污公款,一步一步从违纪违法走向犯罪。在这个蜕化演变过程中,深究其原是落马官员理想信念动摇、精神上出现了滑坡,同时应该看到,行贿者无孔不入也为腐败滋生提供了土壤。受贿和行贿是一对孪生兄弟,行贿与受贿属于共同犯罪,不能因为打击受贿者而忽视了对行贿者的处置,在贿赂案件的链条上,行贿往往是源头、是开端。行贿与受贿相伴而生,是一根藤上的两个“毒瓜”。然而,曾经一段时期,在打击腐败过程中,一定程度存在“处理受贿者较多、处理行贿者较少”的情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腐败案件的发生,领导干部守不住底线是主要原因,但行贿者花样翻新腐蚀拉拢领导干部也是重要诱因。对行贿行为查处力度不够,导致行贿犯罪成本较低而收益甚大,这在客观上助长了一些行贿者“找路子”“走偏门”,滋长了腐败问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才是对腐败的零容忍。表明行贿者也要付出应有代价,必将形成强大威慑力,促使企图行贿者收敛收手,从源头上阻断腐败行为发生。 一些行贿者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官员喜欢什么就投其所好,有的官员喜欢赌,便在牌局上故意输钱输送赌资,有的官员沉迷美色,就施下美人计……当官员把控不住自己被行贿者“绑上船”后,就只有听之任之、任人摆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利益集团。更有甚者,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相互交织,严重危害党和国家政治安全。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是“全面从严”的具体体现,能够有效震慑买官卖官、官商勾结等违纪违法行为,破除圈子文化,铲除党内利益集团滋生的土壤,消除党内政治隐患,实现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就是要告诉全社会,行贿者必然要付出相应代价,对受贿行贿形成双向打击,从而让行贿者、受贿者都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进一步压缩腐败滋生的空间,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赵泽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