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础性工程。做好这项工程,必须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重点解决年轻干部培养视野不广、来源渠道单一、培养路径趋同、放手使用不够等问题。(8月27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年轻干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然而,年轻干部就像小树苗一样,需要精心浇灌、修枝剪叶,才能茁壮成长。因此,我认为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既要充分尊重干部成长规律,不操之过急、期望一蹴而就;也要积极提供干事创业舞台,不因噎废食、抵触培育管用。唯有如此,年轻干部才能行稳致远。 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创造有利于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环境。年轻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不仅需要自身发奋努力,更需要有良好的客观环境。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创造一种环境,事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一方面,要破除年轻干部选拔的陈旧观念,解放思想,对年轻干部中确有真才实学、成熟较早的,也要敢于大胆破格使用,不能缩手缩脚。另一方面,要勇于改革不适宜的干部人事制度,特别是在选人用人方面长期存在着“论资排辈”的问题,这是我们制度上的缺陷,一定要让老一辈的干部从观念上认识到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积极培养年轻干部。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年轻干部的成长即决定于准确及时的选拔,更决定于积极有效的培养。但是,一些地方也还存在选拔年轻干部视野不宽,唯年龄、比资历、论出身,满足于近期需要,忽视长远战略规划,对于一些条件成熟的年轻干部,不敢放在吃劲岗位考验等问题。因此,要深刻认识到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拓宽年轻干部来源渠道,激活年轻干部培养的源头活水,解决集中选拔与素质优化之间的矛盾。 作者:李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