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做担当奉献的党员干部 8月20日,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决定,追授曾翙翔同志“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这位年仅29岁的青年,最后时刻还在抗洪救灾一线走访、转移群众。大家说,小曾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扶贫干部的奉献和担当。(8月23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8月18日早上,受台风“温比亚”影响,安徽宿州市狂风呼啸,暴雨倾盆。曾翙翔放心不下的是驻村帮扶村里的群众,顾不上吃早饭便开车往路湖村赶。由于风大雨大路不好走,40多公里的路程花了近两个小时才到村,随后便投入到紧张的防汛抗洪中。 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年前九寨沟地震时的最美逆行者——阿坝州支队三中队战士张全国,对比汶川地震发生时的范跑跑老师,张国全和曾翙翔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如果说张全国是地震灾害中的最美逆行者,那么曾翙翔就是暴风雨中的最美逆行者。假如,在这场暴风雨中他不赶去抗洪救灾,就不会失去年仅29岁的生命。即便,他没有前去参加救灾,人们也不会太多责备。想必,曾翙翔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些,一心只想让群众转危为安,而他却是转安入危! 通过对曾翙翔抗洪救灾英勇牺牲事迹报道,让我们学习到他“视群众如生命”的精神品质。了解曾翙翔生前情节后,更让我们体悟到他“视群众如亲人”精神品质。“他名字不好认,你在村里说曾翙翔,村民不一定知道,但你一说小曾,大家都夸他人好。”“平常入户走访,他不吃饭也要坚持,一户也不落下。”王秉璞如是说,曾翙翔到路湖村后,仅用两个多月,就把村里建档立卡的185户贫困户471人全部走访了一遍,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摸得清清楚楚,将帮扶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曾翙翔的牺牲让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干部,他勇于担当奉献的崇高精神和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需要党员干部学习弘扬,曾翙翔是新时代基层干部学习的好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俗话也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的当下,需要更多曾翙翔式的好干部发挥“领头羊”作用,引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奔康的快车道;在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面前,需要更多曾翙翔式的好干部发挥“主心骨”作用,组织群众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守住我们共同的建设成果和美好家园。 (作者:甄忠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