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冬瓜饿饿 于 2018-8-25 21:45 编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8月24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8月25日 人民日报)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中央战略高屋建瓴,为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扎根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我们更应当思考如何做好基层法治建设,让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中央精神贯彻落实,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最为密切的地方,是群众目光的聚焦点,因此基层党组织带头推进法治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基层党组织法治建设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相比,与建设文明社会的客观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法治型社会的心理期望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应当首先着力加强自身法治建设,深入学习中央的各项政策法规,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将推动基层法治建设作为一项重点任务;要牢固树立法律意识与规矩意识,制定完善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相关规章制度并严格依照执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法治化水平;要忠实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人民依法执政,在执政过程中自觉置身于法律范围内,法律规定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规定要做的必须做好。 做好基层法治建设,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人上来。基层干部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冲锋队”,在依法治国和依法办事上也要做好“排头兵”,要学法懂法,形成法治思维,严守法律的底线,坚持把学习法律知识作为日常学习的重要环节,做到从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要公私分明,打破情为法先的思维,牢牢树立法为情先的理念,在面对人情的攻势时,坚决不能动摇信念,不能因为个人的“私情”而损害人民群众的“公情”;要秉公执法,坚持以法服人,这就要求每一位基层干部在熟练掌握业务技能的同时要知晓法律法规并加以运用,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将“暗箱操作”和“特权思维”挡在门外,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正平等,让人民群众心服口服。 总之,加强基层法治建设,能够发挥党在依法治国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中央各项大政方针的主体,只有力争让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建设成为法治型党组织,才能更加高效地将依法治国方略落到实处,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杨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