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兴伟大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就会重大而深远。 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属于 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 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而农民正是农业的主导者,在农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只有充分发挥农民们的聪明才智,主导并把这场“战役”打好了,农业才会兴旺和发达,振兴乡村战略才显得更加深远而有意义。 近几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迅猛推进,伴随着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们已经远离农村,奔向城市去打拼和工作,而他们的子孙也都被给予走出“农门”的厚望,在城市生活和立足成了农村出身的孩子们的梦想和奋斗目标。曾经一天天“面弄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劳作仅仅只能为他们解决温饱问题,为了自身的发展特别是为了下一代的成长,他们不得不离开农村,来到城市打拼,这不但为他们带来了以前意想不到的经济收益,还能让他们享受到城市里现代生活的便利。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一部分农民朋友们逐渐在城市立足,最终选择了在城市安家立业,摆脱了 “落后”的农村生活,从此便把农村生活当成了“痛苦”的回忆,久久不愿再回去。 现如今不少农村走出的年轻人感受颇深,以前小时候邻里乡里的孩子们放学或是假期里大家一起玩耍时定会热闹非凡,而如今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兴许有一些气氛,许多家乡的乡间路现如今杂草丛生,一些曾经的“大路”渐渐的消失了。曾经就读的村小学早已没有了学生读书,或是一片废墟,或是当作当地村委会的办公场所。如今乡村的“人气”没了,有的是越来越多逐渐荒芜的农田和耕地。 而乡村振兴战略要想顺利实施,就必须把振兴乡村的“主力军”请回来,把乡村的“人气”拉动起来,只有“主力军”们都到齐了,大家才能齐心协力共创大业。如今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而“打仗”则是需要青壮年的,要想让年轻的青壮年们在农村扎根则任重而道远。除了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要充实医疗、教育、购物等其他不可或缺的资源,力争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对回乡创业者们大力支持和帮助,搭建一个适合创业和发展的平台,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到农村创业;同时也可以鼓励更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充分利用他们在学校里或社会上学到的先进知识和技能,去建设和服务家乡,惠及一方百姓,有序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良性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在农村安居乐业。要攒足“人气”则需要花大力气和大功夫,毕竟曾经一度失去了“人气”,要想力挽狂澜也并非易事,必须多方努力尚能有序推进、健康发展。 (作者:张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