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回复: 0

[已推搜狐] “身后事”简单办:期待更多党员引领新风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96

主题

0

回帖

480

积分

记者

积分
480
发表于 2018-8-25 19: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去了以后啊,什么都不办,直接火化,一不烧纸,二不戴孝磕头,我那副棺材回去就烧了,除了安排帮忙办后事的街坊邻居一顿便饭,什么都从简。”这么简朴真挚的话语,出自一个80多岁的老党员——浏阳市官桥镇九龙村兰芬片党小组党员黎干亮。在近日召开的党员大会上,他在全体党员面前作出承诺,全力支持移风易俗政策。(8月24日,湖南日报)
这么质朴简单的语言,出自于一名80多岁的老党员,从其对自己“身后事”从简的要求可以看出,这名老党员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移风易俗。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讲,到了晚年,尤其是过世后,还是希望能够“风光大葬”。而一些子女晚辈更是为了给大家留下一个孝亲敬老的印象,不论是有钱没钱,都要把老人的“身后事”办的体体面面、风风光光,吹拉弹唱好几天,送别的人群一批又一批,丧宴办了一顿又一顿。甚至在很多农村地区,有的子女为了给老人办“身后事”,不惜举债来办丧事。
实际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在于农村存在攀比风,结婚生子、乔迁新居、庆祝大寿、子女升学等等,都要办的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小气”,尤其是在老人过世时,如果子女没有让老人风光大葬,甚至可能会背上“不孝”的骂名。对于很多子女而言,是不愿意因为这样背上骂名的。
但实际上,每个人都知道,人已经离去了,即便放再多的鞭炮,烧再多的纸,用再好的棺材,也不可能改变任何状况,不过是求得一种心理安慰。但正是这种心理安慰,让很多家庭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因此,乡村移风易俗显得尤为重要。
“身后事”简单办,是老党员对自己子女的要求,也是对广大村民作出的承诺,更是带头树新风之举。广大党员都应该向这位老党员学习,多一些移风易俗的主动引领和担当,多倡导一些社会正能量,让自己真正成为标杆,成为示范。唯有如此,才能够无愧于党员的称呼,才能够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才能够让人民群众“竖起大拇指”。
(作者:田小典)






上一篇:“非遗”既要重保护,更要不断传承
下一篇:坚决纠正吃拿卡要这股歪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22 05:57 , Processed in 0.42637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