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贪官悔过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说法:“曾经一心为公,两袖清风,但是随着职务晋升,政务繁忙,放松了学习,导致在贪腐的路上越走越远。”这种“忏悔”恐怕还没有触及灵魂深处。贪腐违法,妇孺皆知,岂会因职位高了、工作忙了、学习松了而不知其错?(人民日报 8月24日) 古人云:“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面对官场中的各种流毒,党员干部要洁身自好,时刻以更高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不做任何违法违纪之事,才能抵抗得住变幻莫测的“腐败流毒”。然而,新形势下隐性腐败形式多样化,党员干部如何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百毒不侵之体,永葆肌体健康?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是强化党员干部警示教育,牢固树立清正廉洁的意识。通过集中展示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卓著成效,深刻剖析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典型案例,给党员干部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形成震慑、警钟长鸣。让党员干部深刻感受到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必要性,在未来工作中加强学习,时刻以反面典型为镜,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警示能力。 二是要做到防微杜渐,提升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我们知道,问题如果没有被及时纠正,一旦形成风气就会愈演愈烈,所以反腐败斗争一定要抓早抓小,对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置,通过谈话提醒、诫勉、教育等行之有效的方式,防治小错酿成大祸。再进一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筑起“不能腐”防线,帮助党员干部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恪守为政底线,以起到防微杜渐,防范未然的效果。 三是要做到遵纪守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监督,就一定脱离群众,犯大错误。”反腐斗争的实践也说明,反腐败,离不开群众路线,必须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败的热情,不断拓宽群众举报的渠道,坚决查处涉及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只有这样,反腐倡廉工作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形成一股全民反腐之风,净化社会风气。 作者:宋国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