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需要干群同心 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持以实干促振兴,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规划先行,分类推进,加大投入,扎实苦干,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7月6日,四川日报) 城乡差别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突出表现和当务之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标是采用系列优先发展政策,让农村农业现代化顺利实现,让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但是无论是走产业发展的振兴之道,还是走旅游开发的富裕之路,都要清晰地认识到,乡村振兴既非“一日之功”,不可为了“成绩”而忽略“实绩”,缺乏行之有效的规划和长远发展的谋划,不“脚踏实地”、“步步为营”,乡村振兴只会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这就既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干部队伍来带领基层群众达到物质和精神上的“致富”,也需要将基层群众培养为一群求上进、谋发展、爱生活的“上进者“。 乡村振兴,需要干群“齐补钙“。身体缺钙,骨质疏松、瘫软无力;精神缺钙,思想迷惘、萎靡颓废。基层干部补钙,补的是坚定信仰、崇高信念,涵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铸勤政爱民、析事明理的精神之魂;基层群众“补钙”,补的是立足长远、发奋图强之“钙”、补的是自立自强、勤劳致富之“钙”。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做到以党风带政风,以政风淳民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创新、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尤其是对于贫困户的帮扶上,要做到立其志、正其形,扶起“贫困”的意志,才能脱离“贫困”的物质,确保乡村振兴不走错路,少走弯路。 乡村振兴、需要干群“同心干“。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脱离群众的发展则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本之基、无源之水,轻则缺乏发展的东西和奋斗的源泉,重则脱离了实际偏离了轨道,让乡村振兴成了不切实际的”海市蜃楼“;而光靠群众的发展则是乱无头绪、把不住方向的盲目行动,容易走错道、白费劲,这就需要我们的干部和群众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充分了解到民心所向在于顺民,顺民在于知民情、得民心、体民忧,共同营造基层众志成城的凝聚力、言出必行的执行力、令行禁止的监督力和推陈出新的创造力。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虽然令人憧憬、鼓舞人心,但新使命新征程仍然任重道远、不容懈怠,要切实让基层群众过上好日子,唯有干群同心共创业、齐力谋发展,才能真正为乡村振兴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勠力同心,砥砺前行。 (唐阳)
新闻源: http://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80706/195428.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