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商家村,每逢村里赶大集,宋玉兰都会从集市上抱回一大捆菜叶子。别人扔的菜叶,在她手里却成了宝贝,这是她养殖的土元的“伙食”。自从前年搞起土元养殖,她家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8月22日 人民日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但人才的缺乏却严重制约了这一战略的实施。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先实现乡村人才振兴。 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积极吸引技术人才。技术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要引进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技术人才队伍,参与到农村项目建设中。吸引技术人才,最主要的就是靠地方。地方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技术人员吃、住、行等生活条件;还应建立相关的机制,提高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让更多的人才愿意来到农村,愿意留在农村。 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重视培养本土人才。本土人才多是乡村本地人,乡土感情深厚,更能安心于扎根乡里。浙江乌镇由一个破败的小镇成为国家级名片,是得益于土生土长有见识的乌镇人陈向宏,华西村能够成为“天下第一村”,是得益于华西村支书吴仁宝,筠连县春风村的发展,也得益于本地能人王家元……地方应加大对本土人员的培养力度,让本土人才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家乡。 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努力留住人才。一方面,地方应出台一系列能够落到实处的相关政策,提高乡村人才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地方应关心乡村人才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的工作需求,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而真正实现乡村人才引得进来,并且留得住。(杨江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