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6|回复: 0

[已推搜狐] “小作坊”也能释放大能量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49

主题

4

回帖

235

积分

记者

积分
235
发表于 2018-7-6 16: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临西县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实施“细胞工厂”扶贫模式。“细胞工厂”是临西县小微企业扶贫方式的延伸,劳动密集型、手工加工型企业将生产车间开办到农村贫困群众家门口,为其送去原材料、设备、技术,然后回收成品,让贫困户足不出户就能挣钱养家。目前,临西县已引进40多家小微企业进村落户,吸纳千余名村民就业,年人均增加工资性收入2万余元。(7月6日《人民日报》)
在家门口就业,不用外出也能挣到工资,应该是很多农民都渴望的事。毕竟不耽误自家的农田又能增加收入早日脱贫,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有哪个不是乐于看见的呢。很多农民不是不想外出务工来增加家庭收入,可是很多人上有老下有小,外出务工家中老小没人照顾,农田也没人打理。“细胞工厂”的扶贫模式正圆了这些农民的脱贫梦。
在贫困地区这样的扶贫方式能够解决很多农民的难题,满足了农村劳动力的相关需求,既能为贫困劳动力脱贫摘帽提供保障,又能解决就业问题。其实,农村有很多劳动力都有一定的技术,只要稍微学一下,就可以生产很多手工品。
扶贫干部应该多引进一些小微企业落户农村,让更多的村民就业。其次,也要重视对贫困村民的技术培训,定期对没有劳动技能的村民进行培训,让人人都能掌握一门手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招技在手,当产业被吸纳进来的时候才能保证有更多的百姓能够就业。
除了引进外来的小微产业,其实也可以在农村鼓励农民自己创办一些手工作坊,做一些手工艺品,或者半成品,销往大型生产企业。让原来的小作坊,摇身一变,变成农民走向致富道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干部要做的不只是让老百姓在短期内没有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而是要让百姓自己能够拥有走向致富之路的技能与方法。(杨立瑶)





上一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业”推动农业发展
下一篇:不忘曾经“史实”,创造更好“事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1 10:40 , Processed in 0.17982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