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墟沟街道“红色小院”激活党建“神经末梢”。江苏省连云港墟沟街道南巷社区地域狭长,年龄大的老党员到社区参加组织生活比较困难,而“红色小院”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5月7日,新华日报网) 墟沟街道下辖7个社区,有党员2000人,怎样“管好党员,用好党员,发挥好党员模范先锋作用”,街道在不断探索。街道党工委在基层党建中,创新思维理念,实体化打造“红色小院”支部阵地,通过“支部+网格+小院”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创新路子。 “小庭院”撑起“大网格”。街道将7个社区划分为62个网格,支部建在网格上,创新“第一书记+网格”工作法,街道、社区力量全部下沉网格,将辖区内所有单位、商户、楼栋等全要素兜入“网底”,充分吸纳志愿服务队、社会组织、爱心团队等力量,织起一张为民服务的“大网”。 “小支部”强健“大肌体”。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开展“党课+服务+议事”活动,发挥党员在小区治理的先锋引领作用,设置民情树、心愿墙和留言板,收集社情民意。通过“红色小院”党群议事平台,解决群众自身矛盾和民生问题。 “小组织”担当“大作为”。立足“红色小院”,采取群众“点单”、支部“下单”、志愿者“接单”的“菜单式”定制服务,确保“红色小院”建在群众间,服务在最前沿,着力打造“有温度、聚人气”的党员之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红色小院”项目主要着眼于社区,充分发挥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他们的工作精神、信仰理念融入到社区管理,形成老人带新人的有效办法,把口碑好、榜样实、威望高的人才队伍聚集成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力量,为社区服务。同时收集民意,解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利用“网格化”管理,将全要素覆盖,充分了解社区存在的问题,把服务人民的宗旨摆在首位,组建队伍化解各要素之间的矛盾。社区虽然党员有限,但是群众的力量可以发掘,通过开展“党课+服务+议事”活动,一方面将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向人民群众宣传,让大家了解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利用民情树、留言板等形式收集民意,把无数个社区的民意整理出来,就是重要的政见,有利于党组织不断深化和调整各种惠民、利民政策,更好地服务人民,凝聚人心,对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在哪里,就在社区群众的意见里。社区管理得好,就是治国理政最为具体的工作落实。党的力量从哪里来,就从人民群众的先进人物当中来,通过“红色小院”的建立,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也为服务人民的治国理念提供源源不断的民意。 (作者:易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