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数先人前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不久前因病离世的郑德荣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生“为党史立说,为人民立学,为民族立魂,为师德立丰碑”,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所有党员,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做到常学常新。马克思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经过无比艰辛的历程才最终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后更有无数共产党人经过不懈努力,才得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扬光大,并不断进行充实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包含的内容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知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如今的发展是站在无数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我们不能只顾着乘凉,还得照顾好前人栽的树,让大树变得枝繁叶茂。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大旗,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带领全国人民致富谋幸福。身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应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思想、学说,结合工作实际,做到常学常新,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以先进理论指导工作。 与时俱进,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不断得以丰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经过无数洗礼,已经与中国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并获得了全新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奋斗总结出的科学论断,是符合中国国情、社情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科学指引。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学深吃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并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切实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到实处,指导工作实际,是在新时代、新历史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新要求。 缅怀先烈,让我们以郑德荣同志为榜样,不断鞭策自己,坚定理想信念,担当作为,攻坚克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为共产主义事业拼搏奋斗。 作者:左鹏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