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与厚爱,当好扶贫“引路人” 松扎村位于宕昌县庞家乡北部,距县城46公里,属于高寒阴湿地区,是全省深度贫困村之一。3年前,这里“山高,地窄,人人嫌”,连一条像样的村道都没有,是众所周知的“后进村”。(8月15日,人民网)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啃“硬骨头”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各地组织部门要最大限度调集优秀干部人才资源下放到贫困村,形成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扶贫第一书记犹如一根针,牵引各种资源“千条线”直接导入农村,向贫困村、贫困户“定点投放”,形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强大合力。对扶贫第一书记要坚持严管与厚爱,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引路人”的作用。 细化标准,加强考核。建立扶贫第一书记管理制度,强化日常监督,严格落实第一书记在村在岗工作制度,定期检查第一书记工作日记、民情日记等台帐资料。定期督查贫困村党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产业结构发展、结对帮扶工作,推动第一书记帮扶村党组织建设,贯彻党的扶贫政策,协助村两委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增加农民收入。对工作重视不够、群众认可度不高、履职不力的调整工作岗位,对贻误工作,出现严重纰漏的追究相关责任。 正面引导,形成合力。落实待遇,保障第一书记生活需要,对第一书记发放生活补贴、交通补贴以及扶贫工作经费,让他们安心做好扶贫工作。坚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考察识别干部、研判干部,发挥“能上能下”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对在脱贫攻坚中表现优秀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让他们脑中有盼头,心中有甜头,手中有干头,提振扶贫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要充分发挥扶贫第一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姓名:罗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