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4|回复: 0

我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认识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39

主题

0

回帖

151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1
发表于 2023-8-18 09: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认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这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其中之一正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呢?简单的说,人与自然本就相互依存,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从人类的发展来看,特别是从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观念开始发生变化,人类开始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人类主宰自然”使人与自然处于对立关系;伴随人类在改造和征服自然地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各种因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到恶果,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到关系,因此人们又开始转变理念,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开始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关系在向着共同体迈进。这是人类在长期发展中得到教训,更是宝贵到经验和未来发展到趋势,因此,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走出一条区别于传统现代化的新道路,将绿色理念落实于现代化的各领域、全过程、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以绿色理念引领新型工业化,工业生产是物质财富的主要来源,工业化是现代国家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让绿色化贯穿农业现代化发展始终,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降低利用强度、改善产地环境、发展绿色产品为目标,突出加强重要资源保护,强化重点区域环境治理,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解决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大城市病”“空城”等问题,要求切实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城镇化发展评价体系,建立绿色城镇化根本性机制保障;生态智慧规划先行,科学选择城镇化发展道路;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和公共交通的发展;综合整治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和谐新城;有效推进企业节能减排,打造淘汰落后产能的全社会导向机制。
近年来一直在推进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初有成效,居民在环保的意识上也越来越强,结合社区的基层工作,推动一些可利用物的改造等工作,继续加强对小一辈对环保意识的正确认识。
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福海社区 浦晓峰
2023-8-18





上一篇:同舟共济,防洪抗汛
下一篇:强化基础研究,建设科技强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8 16:50 , Processed in 0.240435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