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理念,亲自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事业的伟大变革归因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归因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把握,必将对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生深远影响。 新时代生态文明伟大变革创造了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十年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能源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高,环境保护成效日益显著。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增强。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和PM2.5平均浓度逐年下降,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和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持续上升。同时,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首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到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在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同时,创造了世人瞩目的生态奇迹。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生态观的鲜活体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深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始终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愿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党的一个执政理念,正成为社会各界的自觉选择。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新时代生态文明伟大变革。伟大实践不会自然而然产生,先进理论是伟大实践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认识自然、认识人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重大论断,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系统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揭示并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把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创新推向新的高度。无论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还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论断,还是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绿色转型的重大部署,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掌舵人宽广的理论视野、宏大的战略思维、务实的工作作风。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绿色发展正在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的鲜明底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在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理论新的内涵。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程度,生态文明建设的艰难程度不会低于任何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清醒看到,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只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焕发勃勃生机,才能持续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始终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始终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