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在北京开幕,主题为“中国的倡议,全球的行动”。习总书记向会议致贺信。在贺信中,习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全球发展议程面临挑战。他强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共享发展是建设美好世界的重要路径。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同国际社会一道,持续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走深走实,为如期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的发展格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时代所需、发展所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中国式现代化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个中国的“国情”与“特色”,既是党的百年奋斗史、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的实践体现,更是中华文明传统影响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及其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中央政治局分析认为,综合判断,虽然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但我国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有些还相当尖锐。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