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文章中对年轻干部们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全党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笔者认为,其中群众工作能力是干部的必修基本功。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力军,年轻干部要做好新时代工作,必须首先树牢群众观念,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树牢群众观念,首先要做到心中有群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群众在共产党人心中拥有至高的位置。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首先要心怀群众、涵养为民情怀,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涵养为民情怀,是践行党的宗旨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使命是为人民服务。一个人缺少为民情怀,在困难面前,就会关注自己的利益得失,在为民服务时,就难以做到满腔热情、务实清廉。因此,年轻干部要做到心中有群众,让人民群众称为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才能直面困难,为人民造福。 树牢群众观念,还要做到脚下有“泥土”。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要知晓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民心和民情均在民间,要想要全面掌握民情、把准群众脉搏,就要深入群众,要在与群众打交道中善于观察和倾听。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脚下有泥,心中才有底。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谈扶贫时提到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党员干部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停下车子、迈开步子,走到群众中间,掌握基层情况,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接地气”的干部才懂群众,也是群众最想要的“好干部”。年轻干部必须将“接地气”作为必修课,增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硬本领。 树牢群众观念,更要做到求真务实、造福于民。新时代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勤务员,需要干字当头,不能也不允许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年轻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以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干劲,擦亮为民服务的初心誓言,自觉摒弃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伪作为的陋习,崇尚实干,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不动摇、不懈怠,以实干作为造福于民、取信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