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总书记在江苏省委书记及省长的陪同下,先后来到苏州、南京等地,深入工业园区、企业、历史文化街区、科学实验室等进行调研。习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拥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从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强调“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再到要求“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在浙江宁波舟山港,依靠自主研发的集装箱码头生产操作系统,卸货、运输、存放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在福建泉州中科三安无人植物工厂,“光配方”大显身手,让植物生长速度更快、产量更高;在广东广州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总装车间,机械臂上下挥舞,每53秒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下线……放眼神州大地,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一幅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画卷正徐徐铺展。 中国式现代化要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时代所需、发展所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中国式现代化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个中国的“国情”与“特色”,既是党的百年奋斗史、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的实践体现,更是中华文明传统影响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及其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江苏新实践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值得全国上下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