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基层党建7月10日发表题为“习近平: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的文章。7月10日,习总书记向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致贺词。总书记指出,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共享发展是建设美好世界的重要路径。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同国际社会一道,持续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走深走实,为如期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党的十九大为我们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需要我们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历史告诉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国家的经济总产值,这样才能提升国家的地位,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才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才能让中国这只雄狮屹立于世界之上,不再让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这样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被别人侵略。如果想不受别人的侮辱和欺凌,我们自己一定要强大起来。首先要在经济上强大,在鸦片战争中国是落后的,武器落后,科技落后,经济落后,最根本的还是社会制度落后。要发愤自强就要改造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国防。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富有了,才能发展科技、发展文化、搞国防、制造工业等等。由此可知,经济在是占有重要地位的。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有什么样的经济,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文化;反之,政治和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 除了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发展也是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离开人才培养,国家社会都不会进步。我们要以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确立新的人才标准,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从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真正了解人才的需求,在满足物质保障的同时,给与一定的精神保障。营造一种轻松的工作氛围,搭建出更多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环境,为人才安心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只有这样,在好政策的指引下,不仅能引进更多的人才,也会留住更多的骨干,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所谓识别人才,就是在引进某一方面人才时,要全方位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性格等,扬长避短,最大程度发挥人才的优势和长处,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用好人才,让人才充分展示才华,使人才能够才尽其用。我们要重视人才工作,这样国家才能稳定持续发展,树立科学人才观,对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开创新时期的用人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让我们共同推进全球发展战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走向更高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