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干部,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切实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发挥好干部队伍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有力作用。
学为先,增强“渗透力”。“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作风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想要提升作风,就必须加强学习,在学习中砥砺才干、增长本领,不断实现螺旋式上升。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一直广为流传,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汲取。作风建设不是为提升而提升,学习的目的在于提升,作风提升的目的在于进步,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干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向书本知识学习,读有字之书;向实践学习,读无字之书;向人民群众学习,读有声之书,专心致志,培养一股子钻劲,专注于学习、专注于业务、专注于思考,时刻保持一种高效工作的状态,练就过硬本领。
做先要,增强“执行力”。竹笋在地下蓄能数年,一旦破土便可一日三尺,爆发出惊人的成长力量。提升作风方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找到;找到作风问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解决;提升作风措施,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作风建设最忌“守成”,提升作风最怕“抱残”,创新方式最忧“停滞”。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是干部的共同品质。干部作风的提升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做敢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面对问题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挫折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廉为本,增强“内动力”。“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做事情要在问题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考虑周全、处理妥当,干部作风提升就要在隐患还没有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把困难估计得更充足些,立身最低点、争取最高值,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有利于规避风险、行之久远。杨震拒金,不畏人知畏己知;吴隐之饮“贪泉”,不改清廉心;陆绩返乡,以石压舱,表达了对干部作风的基本要求和朴实愿望,也给广大干部以启示,提升作风就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把纪律刻印在心上,时刻对党规党纪保持敬畏,守住“第一次”,防止“被投资”,培养高尚情操,唯如此,才能真正对得起“干部”二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