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haohui1225 于 2023-6-25 12:39 编辑
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统筹部署、持续推进,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整治形式主义,破除基层工作“花架子”。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任务层层加码,压力层层“甩锅”,工作任务全靠开会发文让基层干部去落实;处处留痕,不管成效如何,以影像文字等刷存在,以材料论英雄;督查检查频繁,督检人员比执行落实的人员还多,种种现象给基层治理带来很多痛点和堵点。为基层减负,就是要真真切切地解决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细化工作部署和实绩考核,避免政策制定和发现问题“一刀切”现象,把容错纠错机制落到实处,让基层干部工作有信心,有底气,有奔头。 整治形式主义,破解领导干部“紧箍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往往是同时产生的。干部权利的监管缺失、唯上不唯真的错误政绩观、考核问责机制的模糊不清等不仅令基层工作人员为形式主义工作疲于奔命,也让部分领导干部不得不搬出形式主义,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用形式和过程来体现自己“履职尽责”。因此,消除形式主义,也要从健全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制度和干部提拔任用制度,加强权利监督入手,推动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整治形式主义,重视人民群众“好评率”。实事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要真正消除形式主义,就要让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成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只有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才不会搞那些耽误事的形式主义。基层干部要用真情、出实招、办实事,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家中,了解群众的真正需要,从群众最急处做起,最盼处抓起,最怨处改起,站在群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谋划工作,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赢得群众的满意,才是让工作真正取得实绩,落到实处。
|